《人民检察》2022年第1期要目
目 录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持续完善落实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办案制度
杨春雷
法学专论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建构的定力和前瞻
樊崇义
我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律制度的重要发展
——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立法情况和主要内容
陈远鑫 马 曼
观察与思考
民营经济发展语境下行政检察监督研究
张相军等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指导性案例专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十一批指导性案例解读
冯小光 朱光美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制度功能与程序构造
——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十一批指导性案例为中心
肖建国 丁金钰
检察聚焦
检察指导性案例深度应用三人谈
劳东燕 刘 晖 乐绍光
学术盘点
构建实践面向的中国宪法学体系
——2021年宪法学研究综述
韩大元 刘茹洁
因循与革新的新时代刑法学探索
——2021年刑法学研究综述
黄京平 包 涵
刑事程序法治的理论发展与前沿问题
——2021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
卞建林 钱 程
深化基础理论研究 促进程序法与实体法衔接
——2021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
张卫平 曹建军
法治视窗
德国刑事诉讼的最新改革
施鹏鹏 褚 侨
观点撷要
合规程序启动后发现企业涉他罪如何处理
盛振宇 赵悦淳
被害人危险接受的犯罪论体系定位
王一平
编读往来
拥抱法治 拥抱未来
——新年致读者
本刊编辑部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持续完善落实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办案制度
摘 要: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办案制度化是检察机关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直接办案清单制度,完善领导干部带头直接办案配套衔接机制,健全领导干部办案考核指标体系与机制,抓实制度前进发展中的关键,提纲挈领,促进各项机制系统集成、衔接高效,切实推进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办案制度化、常态化。
关键词:领导干部办案 关键少数 制度 正面清单 负面清单
作者简介: 杨春雷,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法学专论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建构的定力和前瞻
摘 要: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定和三次修改见证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与发展。在这一发展轨迹中,有一种“定力”,即“科学、民主、文明”的发展规律,这一“定力”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不可逆转的规律,其内容包含:人权保障的“以人为本”的根基;程序的独立价值是永存的;诉讼模式的适时转型已势在必行;刑事诉讼构造在实践中不断调试。针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应着眼制度发展,把握重点,建构科学、民主、文明的司法理念。
关键词:刑事诉讼制度 建构 定力 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樊崇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誉院长。
我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律制度的重要发展
——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立法情况和主要内容
摘 要:反有组织犯罪法是一部预防和惩治黑恶犯罪的专门性、综合性法律,主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践经验,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反有组织犯罪法立法工作注重把握以下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关于扫黑除恶的决策部署;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注重预防治理与打击惩治并重,处理好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规范执法的关系,提升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注重处理好本法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维护法律体系的统一协调和刑法、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体系的稳定性。
关键词:反有组织犯罪法 黑恶犯罪 扫黑除恶 常态化
作者简介:陈远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处长;马 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副处长。
观察与思考
民营经济发展语境下行政检察监督研究
摘 要:民营经济对行政检察的需求较大,但当前行政检察监督存在监督需求与监督供给不平衡、监督供给质效有待增强等不足,制约了行政检察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更大力度拓展行政检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措施,全面系统地构建行政检察监督理念、监督原则、监督方式、保障措施等制度和机制,并通过立法司法等途径加以固定和健全,从而更好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行政检察的制度功能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保障民营经济 行政检察 监督路径 监督理念 监督能力
作者简介:课题组负责人为张相军,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厅厅长;课题组成员为韩成军、闫俊瑛、吴世东、宋燕敏、王和平、马谨斌、上官腾飞、苟小军、曾闽宏。
本文系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民营经济发展语境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研究》(GJ2019B12)的阶段性成果。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指导性案例专题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制度功能与程序构造
——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十一批指导性案例为中心
摘 要: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确立的支持起诉原则对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弱势群体的民事诉权具有正向效应,但在司法实践中,其所承载的补强弱势群体方诉讼能力之功能尚未得到有效激活。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三十一批指导性案例,彰显了检察机关为民司法、能动检察的理念,拓展了支持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从程序法视角分析民事支持起诉的指导性案例,准确把握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制度功能、遵循原则及程序规则,对于保障当事人平等行使诉权,营造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的良好环境,实现案件处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支持起诉 民事检察 弱势群体保护 诉权平等 公共利益
作者简介:肖建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丁金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法治视窗
德国刑事诉讼的最新改革
摘 要:2017年,德国以“构建更加高效且合乎实践的刑事诉讼程序”为目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刑事诉讼改革,一方面扩大了检察官与警察的侦查权,体现在源端电信监控与在线搜查措施的创设,使用DNA集体筛查近似结果的合法化,以及在抽血检验和传唤证人等措施中检察官与警察命令权限的扩大等;另一方面也增设了对侦查权的监督和限制机制,例如在部分讯问措施中适用强制录音录像制度、增加了法官询问(讯问)时的指定辩护等。总体上,此次改革回应了诸多实践需求,但其中尚存争议之举,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德国刑事诉讼改革 源端电信监控 在线搜查 侦查权 实践
作者简介:施鹏鹏,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褚侨,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 2021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域外检察职能比较研究》(GJ2021B08)和2021年北京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专项重点项目《域外检察制度现代化研究》(21FXA001)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梦洁
关于我们
《人民检察》创刊于1956年6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办刊宗旨。它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人民检察双公号,欢迎关注